联系我们    反馈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心理体检测评软件        
教育中心
学习天地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七节)

[ 字号:   ]发布时间:2011-12-29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次数:3020

第七节 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 从众

2        从众概念: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2        从众行为的原因:寻求行为参照、对偏离的恐惧、群体凝聚力

2        影响从众的因素:群体因素、个体人格因素、情境的明确*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堕化(全部掌握)

2        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象在场和隐含在场。

社会干扰: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

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1.结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2.观众效应: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


 

2        社会堕化: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2        模仿的概念: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模仿的意义: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2.适应作用;3.促进群体形成

塔尔德的《模仿律》:塔尔德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他在研究模仿在犯罪活动中的作用时,提出了三个模仿律

1.下降律; 2.几何级数率; 3.先内后外律

2        暗示的概念: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

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1.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影响。

2.被暗示者如果独立*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则暗示效果明显;被暗示者年龄、*别与暗示效果也有关系,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女*比男*易受暗示。

         3.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暗示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个体处于困难情境又缺乏社会支持时,往往容易受暗示。 


[ ↑返回顶部 ][ 打印 ] [ 关闭 ]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