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企业进入WTO,需要迅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世界各国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人才本地化。信息化改善着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但也使我们面对着更大的竞争风险。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组织合并、重组、裁员、缩减开支,新管理手段的运用等变化使得原有的劳动雇佣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员工以忠诚、遵从和努力作为条件来换取工作稳定感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在这种变革情景下,员工容易对组织失去信任,产生了强烈的工作不安全感,同时也会对组织内雇主不成比例的高额收入感到极为不满,这必然会加剧劳工关系,一些员工不再象以前那样努力工作,开始出现工作倦怠,甚至有些员工精神萎靡,工作积极性不高。为什么不少企业老板总是抱怨员工工作态度不好,而又无能为力?为什么很多企业重视用物质方式来激励员工,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其实,员工内在情感和情绪的理顺,员工心灵的激励与抚慰也许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因为对许多中层骨干和员工来说,他们在很多情况下,面临的是心灵的困惑、情绪的起伏和情感的迷茫。而这些心理和精神的死角,却被我们很多标榜“以人为本”、“员工第一”的企业忽略了。员工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便会丧失工作热情,情绪低落,严重时还会影响工作效率、客户服务水平和企业绩效。目前在西方企业盛行的员工援助计划(简称EAP)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企业EAP的实施对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他的工作情绪,从表面上来看,也许他的恋爱、婚姻、家庭和他的工作状态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其实这些事情都会左右他的情绪。当一个员工的情绪受到影响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时候,企业就应该注意到这些细节。EAP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企业中的员工从心理上来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他们使员工重新获得了工作效率,对于员工来说,他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这就是EAP受欢迎的地方。
在中国很早就有关注员工身心健康意识的企业,随着中国心理咨询业的发展,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卫生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但是,采用EAP模式来关注员工职业心理健康和组织发展还是在最近的4-5年内才开始的,是从在国内的大型外资企业中开始流行起来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带来了包括EAP在内的各种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EAP在西方国家发展了二、三十年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也开始了对EAP全球化的关注。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支独秀,中国这片经济发展的热土自然受到全世界的青睐,EAP登陆中国成了一个必然的结果。
在这种背景下,诸如惠普、摩托罗拉、思科、阿尔卡特、诺基亚、爱立信、北电网络、可口可乐、杜邦、宝洁和亨斯曼等一大批外商投资企业,尤其是IT行业的外企纷纷开始启动它们在中国境内的EAP项目。虽然,一些外企采用内部的EAP服务模式,即由公司内部的EAP专门人员来提供服务,但是为了绝对保障员工的个人隐私性,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由外部专业机构来提供EAP服务的模式。国外的EAP服务机构也因此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如在亚太地区比较活跃的澳大利亚国际心理服务有限公司和香港亚太天力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等。有的EAP服务公司采用诸如电话等远程服务方式直接从国外向在中国境内的员工提供服务,某些EAP组织干脆把有关的EAP研讨会开到了北京。
EAP是英文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的缩写,直译为“员工援助计划”。它是企业组织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精神福利支持项目。通过心理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属亲人提供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绩效以及改善组织气氛和管理。EAP能够很好地体现人文管理的精神:关注人、尊重人、注重人的价值、帮助人面对困难、开发潜能、以及保持人的心理健康和成熟。
在未来的5-10年中,企业EAP在中国必然会有一个飞快的发展。这首先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带动相关的支持经济发展的相关行业的发展;一方面,这种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所有的参与者具有更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能够以一种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得到提速、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际关系变得更具有挑战性、以及对个人发展和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和适应性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所有这一切将促使组织机构的高层管理和员工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从总体上分析,企业EAP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因为这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得比较恰当,充分遇见到可能的问题,并积极地面对和采取相应的对策,那么,这就可能加速这种发展。对此,我们具有十分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