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谈“怕鬼””
中元节,也被称为鬼节、盂兰盆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举行。这一节日有着深厚的宗教和文化背景,饱含着对祖先和鬼魂的敬畏与纪念。
小时候,为了让贪玩的孩子回家,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被父母的鬼神玩笑吓唬过。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我们依然还是会被自己幻想中的“鬼”吓到呢?
今天就来聊聊:怕鬼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潜意识?
“鬼”藏在人类的集体潜意识中
荣格提出的集体潜意识认为,原始社会,人类祖先经常处于被凶猛动物袭击的危险之中,趋利避害时,他们把对危险的防御机制一代代遗传了下来。
在进化的历程上退行到人类“小时候”的那部分人就能感受到人类祖先的的胆怯和不安。
原始祖先也会将未知的神秘力量分为两种,一种是好的力量,那就是神,要崇拜起来;一种是坏的力量,那就是“鬼”,要驱除。
所以即使科学发展到今天,主张无神论的我们在退行时,潜意识深处仍会将未知的、坏的神秘力量幻化成可怕的“鬼”。
怕“鬼”是内心害怕被伤害
在心理学中,“鬼”是内心害怕被伤害的一种投射。
你小时候可能被身边人用“鬼”吓唬过,所以在你的想象中,面目狰狞、如影随形的“鬼”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仿佛它却无处不在,时刻窥探你,冷不丁跑出来吓唬你,甚至伤害你,让你不敢在漆黑的夜晚闭上眼睛。
只有你睁大眼睛,把周围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逃脱你的“法眼”时,似乎,你就控制住了外在环境,只有外在环境尽在你的掌控中了,“鬼”仿佛才不会出来伤害你。
看来,怕“鬼”,除了怕被伤害外,还有你无法控制外部世界的无力感。因为超出自身掌控的东西,都有可能被你解读成潜在的威胁,这时你虚弱的自体就会幻想出一个要伺机谋害你的“鬼”来。
所以说“鬼”其实在你心里这句话,好像是有些道理的。
“鬼”是孩子对坏客体敌意的投射
早年的抚养关系中,如果妈妈或其他抚养者能充分满足孩子的需求,在孩子的感知里,妈妈或者抚养者就是好客体。
如果情绪不稳定的妈妈只负责提供给孩子食物,却看不见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孩子无法产生交流、互动,那妈妈在孩子的感知里就是不完美的坏客体。
但无论面前的是好客体还是坏客体,爱妈妈是孩子的天性,Ta们不允许自己对妈妈有敌意、有恨,而那些投射不出去被压抑起来的敌意和攻击性,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就变成了恐惧,以鬼怪的形象被表达了出来。
这样看来,小孩子也会做噩梦就能被理解了。
所以孩子恐惧的不是“鬼怪”本身,而是它的象征性意义。
害怕是喜爱的反向形成
曾奇峰老师的精神分析课里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女孩从小由奶奶抚养,奶奶经常带她去一个水井打水,路上她总会看到一个废弃工厂的烟囱。慢慢地,她开始害怕起这个烟囱来,长长的烟囱像极了一个张牙舞爪向她示威的魔鬼。
长大离开奶奶后,她到过很多城市。可不管她待在任何地方,附近都不可以有烟囱,看到烟囱她就会被铺天盖地的恐惧淹没。她发现烟囱的能力,已经超乎想象。
有次她到一个城市,闺蜜给她安排了酒店,她住了不到半小时就坚决要换地方,说附近肯定有烟囱。闺蜜说,知道她有这个忌讳,所以开车考察了周围方圆几公里的地方,没发现烟囱才开的酒店。
这个女孩还是坚信附近有烟囱,闺蜜只好陪她出去找。果然,在一条小巷子里走了10多分钟后,发现一个烟囱在一堵院墙后面若隐若现地露了一个头。
她的闺惊呆了。这到底是什么缘故?
曾奇峰老师解释说,人类的情感具有灵活性,如果不能指向父母,那就只能指向物体。
就像这个女孩虽然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和父母没有亲密的链接,但她对父母的爱一直是渴望的,潜意识里,那无法得到的爱和亲密变成了巨大的恐惧。
在对烟囱的喜爱这样的潜意识没有意识化的时候,女孩感受到的仅仅是恐惧。
● 如何克服对“鬼”的恐惧心理
恐惧是一种不愉快的感受,加上恐惧时的认知——糟糕的事情正在发生,所以人在恐惧的时候会想各种办法来克服它。
① 直面恐惧,不逃避,是解决恐惧的最好办法
恐惧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我为什么恐惧,谁需要我恐惧,以及恐惧消失了会发生什么。
有思考参与的恐惧,就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恐惧了。
对于那个怕烟囱的女孩,怎样向她解释反向形成,让她不再害怕烟囱呢?曾奇峰老师是这样做的:
第一:自由联想。经过引导,女孩自由联系,除了恐惧之外,那些被她压抑得很深的对烟囱的情感,比如依恋、喜欢,甚至爱,慢慢就会浮现出来。
第二:转化恐惧。因为对别人来说,烟囱可能是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但是对这个女孩来说,是一个巨大、重要的存在。所以需要把恐惧转化成重要存在,然后在恰当的时间再把重要存在转化成喜欢。
第三:提出假设。假设女孩早年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那烟囱对她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客体吗?这样的提问,其实在暗示女孩,烟囱有可能只不过是父母的替代物。
② 学会接纳和看见
生活中,我们心里的恐惧、攻击、愤怒等所谓的负面情绪往往因找不到合适的表达途径,而被压抑。因此,这些黑色的能量一旦以“鬼”的形象冒出来,我们自己也会吓一大跳。
也许,这些“鬼”的出现,不是为了“杀死”你,它不过是一种提醒罢了。
也许它在提醒你,它需要被看到、被承认、被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