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联系电话:13961207870
小孩子的认知有限,有些孩子会对不了解的事物会表现出好奇,有些孩子会表现出和胆小的情绪。大人们认为孩子最害怕的是张牙舞爪的大怪物和黑暗的环境,其实,孩子最害怕和担心的事都与家长有关,家长才是孩子小小认知里的全部。
孩子最怕家长的事,你对孩子做过哪些?
“考试拿满分,妈妈奖励你一个学习机”。
“上完书法班的课,爸爸带你去吃大餐”。
“写完作业就可以看动画片”。
这样的承诺都是家长为了激励孩子的口头禅,可是有些家长真的只是当口头禅,孩子完成了要求,家长却选择性失忆,推三阻四不给孩子兑现,孩子期盼的奖励一次次落空。
大人都讨厌的言而无信,孩子也不喜欢,会讨厌家长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如此“捉弄”自己。这样说话不算数的家长会对孩子失信失威,会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对别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孩子很容易养成“无信用”的坏习惯,长大后,这些坏习惯会让ta失去很多选择和机会。
在孩子面前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不轻易许诺,不随便许愿;不为了达到眼前的目的随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认真想一想,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合理的、可兑现的,就要认真地承诺、必须兑现。
02吵架,家庭冷暴
所有的孩子都怕争吵的环境,都怕父母相互进行语言和肢体上的暴力。“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几乎是每个孩子童年说过的话。
家长一旦发生语言和肢体暴力,孩子是惧怕和恐慌的,如同一只受惊的小老鼠,不知往哪躲藏。长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逐渐养成怯懦的性格,更严重的会让孩子也养成暴躁的脾气,以暴制暴,一个好孩子很容易被毁掉。
家长即使有情绪需要宣泄和爆发,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一个有爱的孩子肯定有个温暖,安定的家庭;一个怯懦、情绪不稳定的孩子,背后的家庭一定也充满了不和谐和冷暴力。
03偏心,一碗水端不
因为哥哥/姐姐比自己乖,比自己学习好,讨爸爸妈妈欢心,所以自己就被偏心对待,感觉自己一直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爸爸妈妈的孩子,玩具、零食、衣服……待遇却不同。
被偏心的孩子会对家长和受宠的孩子产生怨恨情绪,受宠的孩子会招兄弟姐妹憎恶,影响家庭和睦。家长偏心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孩子成长的很多心理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成家,影响依然存在。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里的重要成员,家长应该平等对待孩子,在幸福愉悦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更努力上进,更容易融入社会。
04发火,把孩子吓得不知所
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ta害怕,立马听话。在恐惧中的孩子,会乖乖地听家长的指挥,让ta干什么,就干什么;也可能会被吓得呆若木鸡;还有可能用大哭来表示反抗;再或者学家长发火的样子使劲咆哮;甚至还有很多孩子,家长发脾气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惹得家长对自己发飙。
孩子的情绪很敏感,因为家长是ta认知里的一切。所以,家长发脾气,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如果真的控制不住向孩子发了火,之后一定要温和地向孩子解释清楚,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ta的关心和爱护,让ta知道家长冲ta发火是有缘由的,温和的沟通是建立美好的亲子关系的前提。
05揭短,在外人面前数
家长们聚在一起,讨论的最多的就是孩子,谁家孩子考了第一,谁家孩子书法大赛拿了大奖,谁家孩子成了小区的神童......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谦卑思想让很多家长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看似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孩子多辛苦和不易,这其实是对孩子伤害特别大。
孩子听到家长在众人面前吹毛求疵地指责自己的短处,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得不到家长的认同,觉得自己处处都失败,是家长的嫌弃的对象。
换位思考孩子的立场,夸赞ta的努力,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学会夸孩子,做有正能量的家长。让孩子在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孩子接受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友爱、轻松、宽容的。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应该是慈爱的,有远见的,会给自己成长过程中需要的知识和见识提前做好准备。所以在陪伴孩子的成长中,父母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常州市心理卫生协会31届心理咨询师培训,正在火热招生中,欢迎大家前来报名学习,助人助己。
心理健康公益热线400928005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