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联系电话:13961207870
10条安全准则教育,一定要给孩子看!
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陌生人。事实上,除了家人,其他人对他来说都是陌生人。一刀切地告诉他“不要跟陌生人讲话”,“陌生人很危险”,“陌生人有可能会伤害你”,反而会助长他的恐惧,让他畏首畏尾,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危险和恶意。
Pattie Fitzgerald是Safely Ever After项目的创始人,有着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也是一个普通的妈妈。也许是因为妈妈的身份,她特别懂得父母对于儿童安全的焦虑和担心,已经为推广儿童安全教育贡献了十多年的时间和精力。
Pattie提出的儿童安全十大准则,简单、明了、有效,它教给孩子很多实用的安全策略的同时,又不会加剧孩子的恐慌,这一点难能可贵。
I AM THE BOSS OF MY BODY!
这也是我们在儿童性教育中一直提倡的,任何形式的身体接触(拥抱、抚摸、亲吻),只要你觉得不舒服,就可以并且必须叫停,你的身体你做主!
I know my NAME, ADDRESS, & PHONE NUMBER, and my parents’ names too.
在孩子会说话之后,家长就要慢慢地把这些关键信息教给他,紧急时刻真的能救命!
Safe Grownups Don’t Ask Kids for Help!!
安全的大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从来不向孩子求助,他们向其他成年人求助,狡猾的大人才骗孩子帮忙。
孩子的世界很小很小,对于他们来说,除了家人以外的人都是陌生人,如果简单地一刀切,教给他“陌生人都是坏的”,反而会增长他的恐惧,教孩子分辨“狡猾的大人”比让他警惕所有的陌生人更好一些,不容易让他对社交产生恐慌。
I never go ANYWHERE or take ANYTHING from someone I don’t know.
教会孩子拒绝危险的行为,比教他识别危险的人更容易一些,因为坏人不是青面獠牙,也不一定粗鲁可怕,他们可能披着友善的外衣,看起来和蔼可亲,所以学会分辨危险的行为更能自我保护。
I must “CHECK FIRST” with my safe-smarts grownup for permission.
告诉孩子:如果有人邀请你出去玩,或者换衣服,或者坐他的车,你要先得到父母的同意。如果他不允许你告诉父母,或者父母不同意你跟他走,那就一定要说“no!”
Everybody’s bathing suit areas are PRIVATE.
最简单易懂的保护自己身体的原则就是:泳衣覆盖的地方不可以给别人碰。
不一定要教身体部位的学名,不一定要分辨男孩子女孩子,具体到自己身上,那就是“泳衣覆盖的地方别人不可以碰”,简单、明确的语言对于孩子来说,能更有效地接收到信息。
I don’t have to be POLITE, if someone makes me feel scared or uncomfortable.
让孩子知道:如果有人让我感到害怕、不适,我不需要很有礼貌。
所有教育的第一原则都是,保证自己的安全。如果孩子被欺负、被侵犯,当然不需要保持礼貌,而应该大声求救,积极躲开,勇敢反抗。
I don’t keep SECRETS… especially if they make me feel scared or uneasy.
孩子很容易被吓唬和恐吓,他们的分辨能力不强,分不清楚是威胁还是现实,在遇到坏人的威胁、哄骗,要求他们保守秘密的时候,常常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也可能会出于稚嫩的“道义感”帮他保守秘密。
在日常的安全教育中,一定要告诉孩子,我们当然可以保守朋友的秘密,但如果有的秘密让你觉得不舒服、很痛苦,一定要告诉父母,我们一起面对。
If I ever get LOST in a public place, I can FREEZE & YELL or go to a Mom with Kids and ask for help.
事先的约定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走散的当下,如果两人都慌乱盲目地到处找,就更容易互相找不到。
除了站在原地不要动,还可以教孩子向合适的人求助,Pattie给的建议是找带孩子的妈妈帮助,负责走失案件的民警还建议,可以找保安、警察、商店的店员求助。
再次强调,一定要告诉孩子,万一不小心和爸爸妈妈走散了,不要恐慌,不要乱跑,爸爸妈妈一定会尽快找到你的!
I will always pay attention to my Special Inner Voice, especially if I get an “uh-oh” feeling.
我们都不想让孩子表现得粗鲁,但我们希望孩子在感到危险的时候,能大声拒绝,勇敢说“不”,即使他们的直觉有时候出错了,也要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出来。
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有很多遇到危险的孩子其实跟父母表达过内心的不安,但可能父母没有接收到他们的信息,或者是轻描淡写地表示“这没什么呀”、“可能是你想多了”导致沟通的通道关闭了,这实在是很让人遗憾的事。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孩子第一时间求助的永远都应该是父母,因为父母是他们最安全的庇护。
孩子的状态对不对,父母往往是最容易发现的,但常常也容易随便找个原因把它消化掉,比如认为孩子最近情绪低落,可能是身体不舒服,而没有考虑到校园霸凌。
有时候,我们懂了太多的道理,却忽视了父母的直觉。任何时候,如果你觉得孩子不对劲儿,都可以试着坐下来跟他谈谈。
重复的操作指南
安全教育不是一门课,是需要不断重复的操作指南。
以上提到的关于儿童安全的十条准则,是众多的一线工作者在总结了大量案例和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们简单、清晰、易行、成系统。
安全教育不是为了让我们放松警惕,让孩子自己独面危险,而是在做好了应有的保护措施之后,万一孩子不幸遭遇危险,也能正确求助、保护自己,将伤害降到最低。
安全,就是做万全的准备,但期望所有的准备,我们都永远用不上。
参考资料:
https://www.thesun.co.uk/living/3186862/
http://safelyeverafter.com/about.html
http://safelyeverafter.com/tenrules.html
http://www.themotherco.com/2012/02/keeping-kids-safe-from-sexual-predators/
常州市心理卫生协会31届心理咨询师培训,正在火热招生中,欢迎大家前来报名学习,助人助己。
心理健康公益热线400928005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