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抗逆境的能力
对抗,是一切“不适应”的根源。
逆境,和顺境一样,是人生必经之路。
在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里,存在的误区之一就是认为只有顺境和成功才是“应该”面对的,而逆境和失败都是“应该”避免的。
可是,生活不是这样的。
失败常常充斥于生活,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是人,而不是神。
因为不接纳失败,无法接受自己失败,才会导致畏惧失败,对么?
人们常追求和鼓励“知难而上”,却少有人鼓励和提倡“知难而退”。可是,知难而退里,保有着对人的边界的接纳和对自我的宽恕,这里面有大智慧。
我不提倡所谓“对抗”逆境,而主张接纳逆境,在逆境中发现自己的真相,弄清楚自己所逃避抗拒的是什么。
说到底,所谓逆境是因人而异的,你认为的逆境,别人或许会觉得是常态,不是么?
一个孩子视独木桥为逆境,而一个成人却以为乐趣;山里长大的孩子视江海为逆境,海边长大的则视之为家园。此所谓甲之毒药,乙之蜜糖。
所谓逆境,其实是人们个体内心的一个折射;你感受到的逆境,其实是在提示你,在你的内心里藏着什么东西,需要你去面对。
这是一个自我成长的契机。
至于适应障碍,或许你想说的是某种官能征吧。
我不认为自行贴上这样的名词,对任何人有帮助。
换个角度看吧,不要去对抗逆境,而试着去倾听逆境想告诉你什么,你会对自己有全新的发现。
举个例子吧,考试前,很紧张,越想摆脱紧张就越会紧张。
于是,试着对自己说:我的确很紧张,这个考试那么重要,我准备得不那么充分,我紧张是因为我对自己不是那么有把握;我有充分的理由紧张,我接纳这个紧张得不行的自己。
接受自己是十分紧张的,在这个过程里,你会逐渐接纳自己的情绪,从而走到一个自己原先没有料想的境界。
要知道,越对抗,就越失序。逆境,不是用来抗的。
心态变了以后,你或许会发现,原先认为的逆境已经不是逆境了。